“一带一路”兰州商务迈大步——《国际商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专刊
时间: 2017年05月15日 作者:
  

本网据甘肃省商务厅“甘肃商务”网讯——国际商报记者黄智杰报道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围绕促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领域,找准与沿线国家和我国东中部、沿海地区合作的契合点,有选择地开展实施了一批重点工作和关键项目,从多个层面共同推进兰州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交流合作,重点抓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经贸、产业、能源合作,扩大文化教育、中医药和科研合作,积极推进人文、生态合作交流,积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打造“双向开放”新格局。兰州市商务局提出全力实施“1137”行动计划,即:围绕提升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这“一大目标”;坚持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条主线”;突出“大三产、大物流、大市场”建设、推动内贸流通转型升级、打造向西开放平台“三大”;着力抓好重大商贸项目建设、商贸物流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消费供给提升、新型业态发展、行业协会引领、外向型经济提质增效“七项重点工作”,打造兰州内外贸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版”,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做大总量,做强质量,努力实现兰州“大商贸”、“大三产”目标,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为此,记者就兰州推进“一带一路”有关工作采访了兰州市商务局。



问:“一带一路”,推进了兰州开放型经济发展,请介绍兰州市对外开放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兰州市商务局: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兰州被推到了向西开放的前沿。按照市委、市政府“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扩大对外交流,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平台”的部署,近年来兰州市积极推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建设、打造两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航空和铁路两个口岸,开通中(亚)欧、南亚两个国际货运班列,加强交通枢纽和通道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着力弥补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努力把兰州建设成为向西开放的平台,全市开放型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对外贸易方面,全市目前共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39家,出口7大类800多种商品(机电、轻工、纺织、化工、矿产资源、农副、医药),出口到香港、美国、韩国等18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产品包括4大类100多个品种(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日用消费品),进口来源地包括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英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期间,兰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十二五”末占到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0%以上。


  利用外资方面,全市目前共有外商投资企业262户,其中外商独资经营企业98户、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05户、中外合作经营企业59户;累计投资额达55.2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5.78亿美元,共涉及三大产业28个行业和领域,涵盖香港、美国、台湾等49个国家和地区,“十二五”以来,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


  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目前全市共有国际经济合作企业87户,境外投资地区达到23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达到1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5.1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1.5亿美元,劳务输出2.2万人次。


  同时,兰州市政府正在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兰州市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联席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政策落实、责任分工、信息共享、指导服务、向上汇报等五个机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向西开放发展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开放合作、转型升级为动力,以推动外向型经济整体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围绕“互联网+外贸”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着力破解制约外贸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外贸竞争力。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努力拓展对外经济合作领域,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开展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西进工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文交流大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将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等打造成为我市对外开放合作的大平台,建设开放创新先导区,在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局,确保我市打造向西开放平台实现新突破,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首位度得到新提升。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航空和铁路口岸建设情况?


  兰州市商务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2015年8月18日通过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2015年12月24日完成首单货物通关,正式封关运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选址位于兰州新区机场东部物流产业组团,规划面积3.39平方公里,围网面积2.86平方公里,配套面积0.53平方公里。分为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面积1.68平方公里。二期规划建设面积1.18平方公里。规划六大功能区,分别为综合服务区、保税加工区、保税仓储物流区、口岸作业区、海关国检联合查验区、以及配套服务区。主要以保税加工、研发、制造、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以及对外贸易、商品展示为主,保税物流为辅,并积极拓展口岸物流和保税服务功能,努力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内陆进出口集散中心、产业集聚地和中亚西亚地区的经济中心、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性物流中心,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构建向西开放平台提供重要支撑。自封关运营以来,累计注册登记各类企业200余家,其中加工贸易类6家,国际贸易、商品展示、跨境电商类企业150余家,服务类企业30余家,基础设施类企业3家,另有金融服务机构9家,目前已有百圣牛、铭丹电子、卓尔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加工企业投产运营,主要开展手表、集成电路、相机镜头、芯片电阻、电视机、手机触摸屏等加工业务,201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52亿美元,在全国56个综保区中排名第23位,成为兰州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甘肃省三大陆港之一,选址位于西固东川地区,规划面积18.5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三大产业为主导,铁路集装箱、铁路口岸、保税物流、多式联运、智慧陆港五大核心功能为支撑,整合调配向西外贸货运资源,完善物流网络,培育物流企业群,形成具有铁路、公路、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的聚集地,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建设一流国际陆港、智慧国际陆港。铁路集装箱功能区(东川铁路物流中心),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铁路货运中心站组成,占地3000亩,建成后吞吐量达3000万吨,具有整列集装箱班列编组、集疏运等功能,是西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目前集装箱、汽车特货等货运功能已建成运营。保税功能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项目占地约453亩,主要建设保税监管仓库、综合服务中心、大型堆场等海关监管设施。多式联运功能区(多式联运中心),项目占地约503亩,是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正在全面建设,并与重庆、郑州、西安等全国首批16家示范港口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智慧陆港功能区(陆港物流信息中心),项目占地约90亩,总建筑面积约24平方米,是陆港、物流、信息的政务服务综合体,建设“一中心、四平台”,即大数据中心、智慧陆港多式联运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口岸平台、政务服务平台。


  兰州航空口岸位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港和国内干线机场,欧亚航路国际航班Ⅰ级备降机场。近年来,新建和完善了口岸基础设施,对现有候机楼国际厅及其出入境通道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完成了口岸联检单位办公生活大楼建设。2013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提升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正式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先后开通了到新加坡、曼谷、迪拜、大阪、法兰克福、第比利斯、吉隆坡、圣彼得堡等客运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2016年6月,兰州—迪拜国际货运包机在中川国际机场实现首航,12月又开通了兰州至达卡国际货运航班,开辟了我省对外开放的新通道,实现了甘肃民航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兰州铁路口岸于2016年12月6日,经国家口岸办批准临时对外开放,具体包括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兰州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两个作业区。其中,兰州铁路口岸新区作业区重点围绕兰州新区七大支柱产业,加强与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及产业园区的统筹布局和联动发展,大力发展保税加工、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吸引以欧洲、中亚、西亚为目标市场的加工制造业等大型外向型企业入区落户,扩大精加工工业产品出口,肉类、冰鲜水产品和水果进口,逐步打造区域化国际商品集采中心,推动全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兰州铁路口岸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作业区重点围绕国家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和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家、省上重点布局建设的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兰州东川铁路货运中心项目和兰州公路集装箱节点站的统筹布局和联动发展,发挥货运中转枢纽作用,吸引西北、华北、华中地区和西欧、中亚、南亚地区更多货源通过中欧班列在兰编组输转,打造全程化国际联运服务链条,力争将兰州铁路口岸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作业区建设成为“一带一路”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和转运站。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正式启用“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的要求,争取国家将兰州铁路口岸确定为中欧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和物流集散转运中心。铁路口岸的获批,进一步拓宽了兰州市对外开放的发展空间,实现与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互相补充,形成陆空立体交叉,多层次、全方位的口岸开放格局。对于我市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作用,打造向西开放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关于新开设口岸查验和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应尽可能与口岸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兰州新区中川北站作业区、兰州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作业区的口岸查验和检验检疫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等软硬件建设任务。目前,集装箱作业区工程、海关国检查验监管区及配套用房,口岸联检中心大楼、货运营销中心、查验平台及仓库等工程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信息化系统设备调试。争取5月中旬通过海关、国检验收,具备运营条件。


  同时,中川国际机场获批筹建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目前正在建设阶段;兰州新区综保区获批筹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目前各项设施设备全部建成,待国家质监总局验收后力争在6月底投入运营。


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优势产业特别是高新、机电产业“走出去”情况?


  兰州市商务局: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以来,为兰州市和沿线各国开展多边合作、扩大服务贸易带来了重要契机,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在生物医药、农产品方面,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拓中医药国际市场,被国家商务部等部委列入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名单。佛慈品牌凭借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国际国内销售网络日益完善,产品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27个国家和地区,佛慈与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家的客商建立贸易往来,积极通过政府和商会组织的展示洽谈活动,与白俄罗斯、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进行贸易洽谈,产品国外认证数、海外商标注册数、出口覆盖面、出口品种数长期位居同行业前列。甘肃新丝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吉尔吉斯创建中医药合作项目,在当地建设中国—吉尔吉斯中医中心,开拓了我市优势中医药产业在中亚地区的市场,目前已进入药品注册环节,同时不断推进两国中医药人才交流。甘肃泛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5国开展甘草采购贸易,向俄罗斯出口甘草酸铵、甘草次酸。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与中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主要出口清真骨粒和明胶。甘肃美迩康进出口有限公司与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日本、意大利、泰国等国家有贸易往来,主要出口中成药。甘肃亚兰药业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成立甘草酸生产厂并建成投产,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国立医学检测中心在比什凯克筹备共建医学检测中心。瑞达进出口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农产品集散中心项目,目前位于阿拉木图的蔬菜水果冷库已建设完成,进一步打造在中亚地区的甘肃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带动我市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和当地产品的进口。兰州奥特姆公司拟在哈萨克开展的农业合作项目,是兰州市首家利用境外土地资源开展经济作物种植项目,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在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机电产品方面,以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企业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意大利等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主要出口石墨电极、炭砖等产品,进口石油焦等产品。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子公司4个,办事处4个,业务涉及兰石旗下各子公司的石油钻采机械、炼油化工设备、铸锻件、换热设备、通用机械设备等产品,产品出口美国、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围绕“一带一路”,该公司加大了对土库曼斯坦、俄罗斯、阿联酋、印度、埃及、缅甸、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与伊朗等国进行贸易往来,以出口换热设备为主。海默公司多年来在中东地区开展石油开采计量服务,不断扩大我市在中东地区的服务贸易市场份额。甘肃华源公司在尼泊尔开展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兰州市太阳能产业走出去的重要一步。祁连山水泥集团同吉尔吉斯斯坦JBK公司在奥什州共同建设水泥生产项目,加快布局海外市场。


  在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方面,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在白俄罗斯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开拓中东欧建筑市场。西固四建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分公司,撬动中亚地区的劳务输出市场。近年来,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中西亚国家提供用于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逐年增多,我市鼓励企业通过积极竞标,承揽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项目,扩大我市在中西亚承包工程市场的份额。境外建筑安装和承包工程、境外技术服务出口、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服务外包等业务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问:甘肃“通道变枢纽”,兰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通了“兰州号”中亚、南亚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国际公铁联运进入常态化运营。这些举措为甘肃内陆开放赢得了发展的先机,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中获得了“话语权”,请问兰州是如何抓住这发展的契机?


  兰州市商务局:兰州是全国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在全国大物流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国家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铁路货运中心站布点在兰州,将兰州列为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枢纽节点。为充分发挥兰州交通枢纽优势和座中六联、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兰州市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和兰州铁路口岸,深入推进向西开放物流大通道建设,先后开通了“兰州号”中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和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打通了中亚、南亚和欧洲的贸易通道,努力将兰州建设成为中欧班列编组枢纽和集散转运中心。“兰州号”中亚、南亚和中欧国际货运专列的开通,为兰州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开放新平台。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在兰州铁路口岸的货物集结、转运、报关、查验、清关、分拨及发运。同时,实现了兰州新区铁路口岸与兰州新区综保区之间的有效联动,帮助有需求的“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货物转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仓储、清关和分拨,支撑了新区综合保税区的运行。在国际班列常态化发运的同时,努力解决回程空载的问题,实现了中亚、中欧返程班列零的突破。目前货运量不断攀升,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众多“中国制造”、“甘肃制造”、“兰州制造”乘坐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走出国门,铁路货运品牌效应愈加明显。“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兰州-阿拉木图)。2015年7月5日从兰州新区首发,距离2683公里,运行时间7天。2015年8月29日起实现常态化运营,每周开行1~2列。截至目前,兰州市共发运中亚班列120列5331车,货重12.35万吨,货值16.88亿人民币。主要货物种类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医药用品、化工原料等。“兰州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兰州-汉堡)。2015年8月21日从兰州新区首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全程8961公里,运行时间15天左右,成为国内首趟往返中欧的列车。“兰州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兰州—明斯克中白工业园)。2016年9月23日从兰州新区中川北站首发,经阿拉山口出境,直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的中白工业园,全程7200公里,运行时间10天左右,主要运送中白工业园建设所需物资,是目前国内首条点对点的国际货运专列,也是国内唯一直接通往中白工业园的大通道。截至目前,共发运中欧班列5列207车,货重0.44万吨,货值0.67亿人民币。主要货物种类为:数控车床、数控机床、轮胎、对流式电暖气、焦宝石和建筑装饰材料等。“兰州号”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兰州-日喀则-加德满都)。2016年5月11日从兰州国际港务区东川铁路物流中心首发,采用公铁联运的方式,全长3131公里,分三段运输:兰州东川至日喀则约2431公里,为铁路运输;日喀则到出境尼泊尔的吉隆口岸约540公里,为公路运输;吉隆口岸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约160公里,为公路运输。10月31日,实现了常态化运营,平均每周1列。目前已开行10列295车,货重1万余吨,货值6.1亿人民币。货源主要以广州、义乌、泉州、福州、成都等地区的服装、鞋帽、家电、五金、日用百货和本省的苹果等农副产品为主。


问:借助“一带一路”,兰州市在新型业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兰州市商务局:在电子商务方面,加快发展本地电商,兰州新区联创智业电子商务基地、高新区电子商务基地、西固区丝路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电商园区(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永登县被国家商务部列为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甘草店镇等8个乡镇、清水村等65个村被列为省级电商示范乡、示范村。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980亿元,增长35.7%,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本地电商企业实现交易额27.3亿元,比去年净增20亿元,增长273%,完成目标任务的136.5%。加快推进兰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地建设并投入运营,打通本地跨境电子商务链条。以新区综合保税区为依托,推进跨境电商监管场地建设,支持外地电商企业与本土企业融合发展,为跨境电商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广州美悦优选与新区合作,共同投资2.5亿元,建设占地7万平米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目前一期占地2万平米的展场已进入装修阶段,近期可以启动运营;丝路电商产业园二期跨境电商园区已进入招商阶段。同时,大力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在兰设立直营店,目前已建成平湖国际商品城、上通国际阳遇全球购020体验馆、甘肃众聚进口商品体验店、索菲亚上海自贸区进口商品兰州自营中心、新区综保区进口商品自营中心等一批进口商品城(店),2016年实现销售额2200万元,2017年1~3月实现销售额487万元。


  在商贸物流方面,按照《兰州商贸物流规划2013~2020》确立的“43N+”(四通道、三枢纽、多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和构建“三大圈层、四大领域、五大业态”的综合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引导商贸物流园区加强与农业、资源型产业、工业制造业、交通服务业、信息产业项目衔接,全力推进商贸物流园区集聚发展,逐步培育特色鲜明、辐射力强、聚集带动范围广的区域经济新型产业。围绕“互联网+物流”,加快提升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推动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建设覆盖全市、连接全省、互联全国的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引导商贸物流企业及物流配送企业加快自动识别、分拣、订单管理等系统建设及应用,逐步实现物流配送企业的车辆跟踪、自动订货、传递信息、销售全过程追踪,加快提升信息化水平。围绕多式联运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商贸物流国际大通道,以港务区铁路口岸多式联运项目列入交通部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契机,加快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建设,促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与中川航空口岸和铁路口岸联动发展。支持建设陆铁航多式联运中心和货运中转枢纽集散中心,增强集货能力,实现“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海外仓和揽货点,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构建国际商贸物流大枢纽。


  在展会方面,2016年培育重点展会62个,交易额达82.3亿元,2016年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互利共赢”为主题成功举办第22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重点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宾客参会,设立泰国作为主宾国,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合作发展高端论坛、2016中国西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企业对接洽谈会、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投资贸易项目推介会、“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侨企项目推介会、丝绸之路经济带智库论坛、“一带一路”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论坛、“丝绸之路”大数据专题论坛等专题活动,兰洽会内容更趋国际化,成功签约各类项目1435个项目,投资额达到7608亿元,比上届兰洽会增长9.1%,其中PPP项目59个,投资额801亿元。组织召开两届“一带一路”中国(兰州)国际跨境电商物流大会,兰州市获得“一带一路”建设突出贡献奖。联合南京市、成都市、武汉市及中国外运、新加坡物流协会、苏宁云商等58个城市、社团组织、骨干企业成立“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物流合作联盟并发布《兰州宣言》,同时发布了我国首个城市商贸物流发展指数—兰州商贸物流指数。加强与东、中、西亚不同区域间的经贸合作,召开首届“一带一路”中韩产业合作论坛、中国(兰州)“一带一路”与国际清真科技产业发展论坛。同中西亚国家城市开展双边经济合作,在沙特阿拉伯举办“兰州产品博览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与沙特阿拉伯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工业矿产、商贸、物流领域合作。组织参加在中亚、白俄罗斯、中东等沿线国家举办的国际经贸洽谈会和东盟博览会等国内大型经济合作展会,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详细内容可点击以下链接:http://www.gsdofcom.gov.cn/channels/xxkf/40245.html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